第134屆廣交會第一期于10月19日落下帷幕。作為觀察中國外貿形勢的標志性盛會,產業界和民間均把目光投向千年商都廣州。
參會數據還是不錯的。5天來,本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累計到會超10萬人。
展館內,客商絡繹不絕、人聲鼎沸。
展館外,周邊酒店一房難求。
公交和地鐵上,廣州塔、珠江夜游等景點,外國面孔隨處可見……廣州市民熟悉的場景回來了。
廣交會火熱背后,是中國經濟強勁復蘇的暖意,以及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的誠意。
在全球貿易持續低迷,外貿形勢復雜多變的大環境下,走過67年風雨的廣交會如何以變應變,吸引萬商云集?又有哪些誠意,讓客商把訂單留下?
一
時間在變,但廣交會熱情周到的待客之道不變。
1957年春,首屆廣交會,19個國家和地區僅1200多名采購商參加。
2023年秋,本屆廣交會,215個國家和地區超10萬名采購商參加。
66年,廣交會“朋友圈”擴大了10多倍。本屆展會,歐美采購商預注冊人數較上屆同期增長8.6%,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采購商增長11.2%,RCEP國家增長13.8%;還有世界500強、全球零售250強等頭部大商、140家頭部跨國企業踴躍參會……
無論看數據,還是看現場,本屆廣交會顯然迎來了更多外商。
開展以來,不少企業都遇到了“甜蜜的煩惱”:每天要接待好多客戶,忙到顧不上吃飯。
達成合作意向的不在少數。廣東三水一公司在參展第二天便收獲了5000臺商用廚房制冷設備訂單,意向合作額約250萬美元。公司外貿部業務部部長說,“客流量已經達到或超過2019年展會水平,完全超預期?!痹谒磥?,今年4月的春季廣交會仍處于恢復階段,有些客商還沒拿到簽證或處于觀望階段,這次效果明顯更好。
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,本屆廣交會大刀闊斧,將展覽總面積擴至155萬平方米,展位總數7.4萬個,展區總數55個,均創歷史新高。
這也是自104屆廣交會改革以來組展優化調整力度最大的一屆。
不少第一次參加廣交會采購商感嘆,“逛了快三小時還在同一個展館”“展館大得讓人要迷路了”。
場館內外,“廣式服務”也隨處可見。白云機場和琶洲港澳碼頭設置了廣交會來賓專用通道,可以快速辦理通關手續;客商集中的酒店和展館之間有接駁游船往返,還能在船上“嘆”早茶;境外采購商辦證點大幅增加,實現“提前辦證、遠端辦證”;館內首次開設“廣州律師法律服務咨詢點”“離境退稅專窗”,為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務。
二
爆款名單在變,但廣交會創新務實的商貿精神不變。
今年前三季度,以電動載人汽車、太陽能電池、鋰電池為代表的“新三樣”出口額同比增長41.7%,正成為拉動外貿的新增長點。在本屆廣交會上,“新三樣”同樣被眾多采購商所“青睞”。
本屆廣交會主動求變,將第一期家電、電子消費品、機械設備、新能源等機電產品展區規模進一步擴大,增加約3000個展位,增幅超18%。這一改變為更多高技術、高附加值企業提供了參展機會。其中,新能源參展企業達281家,比上一屆增長了223%。
76歲的著名僑領、印尼蘇鋼集團董事長蘇用發帶著40多人的參觀團,一進門就直奔“新能源汽車”展區。他說,“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制造的優勢。由于印尼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欠缺和民政消費能力的原因,目前,中型、低速的新能源汽車在印尼可能會有更大的市場?!?/p>
低速電動車體積小,兼具節能環保,同樣被大量歐美客商所喜愛。一家生產低速電動車的廠家負責人介紹時表示,他們的低速電動車在歐洲賣得特別好,一年可以賣出500多輛,每年增速更是達到30%到40%。
面對綠色低碳技術擴張的全球趨勢,近年來,我國出口家電綠色化、智能化、個性化發展迅速。在廣交會上,家用電器展館同樣是“明星展區”,多家家電頭部廠商都在展位開辟專區,展示自家熱泵、光儲等節能產品。
本屆廣交會也首次在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、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、孕嬰童用品、新能源、寵物用品5個展區設立品牌展區,品牌展位規模增至1.45萬個。其中,機電行業品牌企業數量較上屆大幅增加,電子家電類企業增幅超120%。
參展企業也是不負眾望,帶來大約68萬件新展品,其中新能源、工業自動化等高技術含量、高附加值的新展品數量大約10萬件。
三
國際形勢在變,廣交會開放合作的決心不變。
18日,北京,第三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。一北一南,兩場國際級高規格盛會遙相呼應,相得益彰,展現中國堅定走開放合作之路的決心。
今年是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十周年。十年來,廣交會已成為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與中國貿易互通的重要平臺,更見證著廣東與“一帶一路”貿易的蓬勃發展。
從本屆廣交會采購商預注冊人數來看,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采購商增長11.2%;在進口展中,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的參展企業占比也高達60%。這一數據正是“一帶一路”十年來堅持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成果的體現。
自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十年來,中國與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的經貿合作層次不斷深化。2013-2022年,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高達19.1萬億美元,年均增長6.4%。今年前三季度,對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進出口增長3.1%,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6.5%。
本屆廣交會招商時,吸引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參展就是重點之一。主辦方積極為買賣雙方“牽線搭橋”,不少早已布局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市場的企業也積極在展會上尋找商機。
來自廣東珠海的一家高端打印設備企業,接觸了大批新客戶。該公司負責人表示,“從客戶群體來源的地區來看,主要來自中東、非洲、拉美以及東南亞,目前已有部分訂單,相關意向也在接洽中?!?/p>
除此之外,旨在為參展外國客商提供更多進入中國市場機會的進口展,累計吸引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2800多家企業參展,占比超過60%。本屆廣交會進口展,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參展企業占比也達到了60%。
連續參會十多年,格魯吉亞工商會駐廣東省辦事處主席、格魯吉亞“一帶一路”商務館創始人貝卡·梅卡伯利茲找到了新商機,不僅將格魯吉亞的產品賣到中國,還探索在科技、旅游、餐飲等多領域開展合作。
在本屆廣交會閉幕后的第二天,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也將在上?!伴_門迎客”。
三場重大活動接連在北上廣三座城市進行,共同向世界展現著中國“在開放中進步,在合作中發展”的信心與決心。
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,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來越大,環境會越來越好,服務會越來越優。廣交會這塊代表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“金字招牌”,也將越擦越亮。
【話題研究員】陳明詩 張哲
【策劃】曹斯 尤立川
【海報設計】劉子葵